
支付之家網 2017年1月13日,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資金暫不計付利息。
什么是備付金?
所謂備付金,是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雖然此前央行規定一家支付機構只能選一家銀行作為備付金存管銀行,但備付金合作銀行并不受限制。大型支付機構靠手里巨額的沉淀資金可以存到多家銀行,甚至同家銀行的不同分行,以降低費用和變相實現直連。
客戶備付金包括:
(一)收款人或付款人委托支 付機構保管的貨幣資金;
(二)收款人委托支付機構收取、且支付機構實際收到但尚未付出的貨幣資金;
(三)付款人委托支付機構支付、但支付機構尚未付出的貨 幣資金;
(四)預付卡中未使用的預付價值對應的貨幣資金。
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其所有權屬于支付機構客戶,但不同于客戶本人的銀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也不以客戶本人名義存放在銀行,而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并且由支付機構向銀行發起資金調撥指令。
業內人士表示,備付金不僅能產生“隱形收益”,而且是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談判托管協議的利器。統一托管后,大型支付機構很可能“受傷”。
備付金是銀行直連模式的基礎。對第三方支付而言,除了可以在唯一的一家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存管賬戶外,還可以在不同的備付金合作銀行開立收付賬戶,并根據需要在存管銀行或合作銀行開立匯繳賬戶。雖然不同賬戶的跨行收付權限不同,但三類賬戶的疊加使用,已經使得第三方支付機構可在大部分跨行清算功能上繞開銀聯,形成了所謂的銀行直連模式。
備付金之殤
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支付之家網(zfzj.com.cn)了解到,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范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根據人民銀行官網的公示信息,目前已注銷許可的支付機構一共四家,其中前三家均是因為備付金違規而遭人民銀行注銷牌照。這三家挪用、占用備付金情節嚴重,并引發兌付風險和群體事件的支付機構,分別是浙江易士、廣東益民、上海暢購。其中浙江易士各類民間借貸等各類債務高達1.4億元,嚴重資不抵債;廣東益民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6.6億元;上海暢購造成資金風險敞口達 7.8億元,涉及持卡人5.14萬人。央行已于2015年注銷了這三家支付機構的牌照。
不僅如此,人民銀行還在年初公開點名了備付金違規嚴重的四家支付機構,這四家支付機構挪用、占用備付金的金額最低的2000多萬元,最高的則高達近億元。
這四家機構是:
1、西安銀信商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挪用、占用備付金3393.73萬元,備付金資金缺口2325.04萬元。
2、安易聯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挪用、占用備付金9462.13萬元,備付金資金缺口3300萬元。
3、湖南星廣傳媒有限公司挪用、占用備付金2363.56萬元,備付金資金缺口2355.32萬元。
4、廣西支付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挪用、占用備付金9953.91萬元,備付金資金缺口6661.28萬元。
可以說備付金集中存管已經到了迫在眉睫不得不做的時候。

備付金新政
2016年轟轟烈烈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席卷全國,其中在支付機構專項整治中提出“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人民銀行決定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施集中存管。

今年1月13日,央行發布《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自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隨后,央行又下發了《支付機構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人民銀行操作指引》,進一步明確了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的細節,包括交存比例、備付金交存銀行、開立客戶備付金交存專戶、客戶備付金的使用等。

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主要目的是糾正和防止支付機構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并引導支付機構回歸業務本源
第三方支付機構依靠大額備付金與銀行談判的籌碼,躺著“吃利差”的好日子或將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