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工作經驗讓我發現,大公司往往能夠拿到特殊的匯率折扣,小公司甚至都不知道”,英國第三大外幣兌換公司、跨境收款金融科技公司萬里匯WorldFirst首席執行官Jonathan Quin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道,一般情況下,商家在不同的銀行、不同國家、不同區域都開設相應銀行賬戶也非常困難。
今年5月,WorldFirst向中國央行提交了進入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申請,成為中國第三方支付領域對外資開放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近年來,中國商家對跨境貿易的需求越來越大,但跨境支付服務還沒跟上腳步。根據電子商務情報公司Marketplacepulse數據,2018年5月亞馬遜歐洲站Top 10000賣家中,中國賣家的比重高達37%,已成為最重要的前端貨源;在Ebay上,也有16.7%的大賣家來自中國。
“僅2017年轉回中國的資金額就超過45億美元”,Jonathan告訴澎湃新聞。伴隨著跨境商務的發展,一些大型支付機構已經“走出去”面向全球客戶提供支付服務,也有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希望進入中國的支付服務市場。
跨境支付呈現To C和To B兩種路徑
“我發現有很多公司都喜歡把全部的精力放在B2C上,但其實B2B才是更大的市場,86%的國際貿易都是B2B模式”,Jonathan告訴澎湃新聞,他發現有很多中國企業正在加入到這個浪潮中,但他們更關注電子商務。實際上,B2B服務中進口商和出口商才是跨境支付的主力。
如Jonathan所言,跨境支付的To C服務即“零售生意”,依然由互聯網行業的幾家支付巨頭延續,但他們的海外擴張之路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境外游支付寶退稅”“微信支付享受滿減”,這種依附在跨境游上的推廣方式,要么針對國內游客,要么就是為中國消費者服務的商家,并沒有形成實質性的海外市場。此外,受限于歐美國家習慣現金、日韓習慣信用卡等支付習慣影響,以移動支付為主打產品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們仍需尋找出海To C服務的新思路。
國內跨境支付服務的To B端客群主要是電商商戶,通常與自家的跨境電商平臺緊密結合,通過更多商戶的加入和交易擴大業務規模。然而,提供To B端服務的企業通常也有自己的C端銷售平臺,會在一定程度上與所服務的B端商戶形成業務競爭關系。以阿里巴巴為例,旗下1688和速賣通是B2B業務的代表,但同時阿里巴巴擁有C端銷售平臺天貓國際。
跨境B2B支付市場大但痛點多
Jonathan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家,但是國外商家經常需要面對無法用人民幣支付的困難。傳統的方法例如去香港設立銀行賬戶,或是讓國外客戶直接把錢打到中國,收款過程都會相當繁瑣,成本也高。
除了方式問題,還有時間和費率問題。目前主流機構的B2B支付產品到賬時間是3-6日。“亞馬遜的算是比較快的,但也要3-5天。我們現在比較傾向于使用World Account這種‘國際賬戶’,基本當天能收款,手續費1%封頂,傳統銀行手續費要6%以上”,資深外貿人士方俊說道。
“國際賬戶可以理解為多種貨幣自由轉換的離岸賬戶,能快速用當地貨幣向海外供應商打款??梢栽黾舆M口商和出口商之間的連通性,也不需要電匯費”,Jonathan向澎湃新聞解釋,比如歐元對美元貶值時,通過國際賬戶可以直接收取歐洲客戶的歐元,而不必遵循傳統方式用美元結算,這樣也可以讓當地客戶避免匯率損失,增強客戶粘性。
監管對外資第三方支付態度開放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論壇的發言中指出,銀行卡清算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外資金融服務公司開展信用評級服務的限制已經放開,對外商投資征信機構實行國民待遇。
2018年5月2日,WorldFirst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了關于申請支付業務許可的函件;7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吭诠倬W公示了越蕃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WorldFirst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支付業務許可申請。這是自2015年底央行暫停發放支付牌照以來,首家公示申請的“破冰者”。
雖然不少國內外支付公司加入跨境支付的市場的競爭,但由于監管等原因的限制,很多公司只能服務海外或國內資金流轉的其中一段。“希望未來金融監管層面能夠更加開放,國內外支付體系得到進一步延伸和融合”,Jonathan笑著說道,“現在到賬時間是1天,進一步開放之后,未來說不定只需要五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