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產品定義
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產品是成員機構移動應用(以下簡稱“APP”)的跨行轉接交換產品,通過二維碼(條碼)交互方式,實現了個人之間、個人與商戶之間、以及商戶之間的資金收付,主要提供了消費、轉賬和取現等方案。
1.2 產品定位
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產品是“508 工程”云閃付產品的升級和延續,是“云閃付”系列產品之一,是基于四方模式生態系統下的采用二維碼作為信息交互介質的移動支付產品。
1.3 產品愿景
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二維碼生態網絡,通過統一的二維碼標準將成員機構的APP連接起來,實現APP之間的聯網通用,協助成員機構抓住用戶,做強做大卡組織四方模式的移動互聯網生態圈。
1.4 產品目標
(1)在二維碼技術標準、業務規則制定方面與國際同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業務場景的要求,與境外市場無縫對接。
(2)在產品設計、研發方面引領行業,帶領成員機構共同創造層次豐富的應用場景,提升成員機構 APP 的流量,為成員機構及其他參與方創造更多價值。
1.5 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加入銀聯卡二維碼支付業務的發卡機構、收單機構和應用服務方。本方案適用于發卡機構與應用服務方為同一法人機構的情形,即發卡機構自有移動應用綁定本行卡開展跨行二維碼支付業務。發卡機構與應用服務方為跨法人機構的二維碼消費方案見二維碼消費跨行綁卡產品方案。
2 產品概要
2.1 產品范圍
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產品包括如下子產品:
各子產品說明如下:
a、主掃消費
商戶展示收款碼,付款人使用 APP 掃描商戶收款碼進行支付。具有如下特點:
(1)收款碼在后臺對應商戶信息或訂單信息。
(2)付款賬戶可以是借記卡、信用卡、以及電子賬戶。
b、被掃消費
商戶收銀員使用掃碼槍或裝配掃碼槍的 POS 機掃描付款人APP 生成的條碼或二維碼完成支付。具有如下特點:
(1)付款碼在后臺對應付款人的賬號等信息。
(2)應用方 APP 可通過二維碼申請接口自主設置有效期,如未設置,以銀聯設置的有效期為準(默認三分鐘,可調整),被使用一次后,即使交易不成功,二維碼也將失效。
(3)付款賬戶可以是借記卡、信用卡、以及電子賬戶。
c、人到人付款
付款人使用 APP 掃描收款人 APP 上的收款碼進行資金劃付。具有如下特點:
(1)收款碼在后臺對應收款人的姓名、賬號和證件號碼的后 6 位。
(2)交易采用“行內扣款+貸記交易”的方式,實現跨行實時到賬。
(3)付款賬戶為借記卡。
d、二維碼取現
二維碼取現相關內容見后續文檔。
2.2 業務參與方
發卡機構是指加入二維碼支付業務的銀聯卡發行主體機構。
應用服務方,簡稱應用方,是指加入二維碼支付業務的移動應用服務主體機構。應用方負責對持卡人進行身份驗證后,請求生成二維碼信息供商戶掃描或持卡人通過移動應用掃描商戶或收款人APP生成的二維碼后發起消費交易,遵循相關業務、風險規則和技術標準開展業務。
收單機構是指加入二維碼消費業務并與商戶簽訂銀聯卡受理協議,在商戶按約定受理銀聯卡并與持卡人達成交易后,為商戶提供交易資金結算服務的成員機構。
中國銀聯負責二維碼消費業務的交易轉接及資金清算,根據業務、風險規則及業務協議與參與機構共同維護業務秩序。
2.3 實現載體
a、付款人或人到人付款產品的收款人:
智能設備上安裝應用方的 APP。
b、被掃消費商戶:需要具有掃碼槍(商戶 MIS 系統自帶)
或裝配掃碼功能的 POS 機或其他智能終端。
c、主掃消費商戶:通過商戶系統展示收款碼。商戶系統包
括但不限于網上商城系統、電視商城系統、多媒體終端、自助售貨機等。
2.4 總體操作
2.4.1 付款人操作
付款人操作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階段1、下載 APP
付款人在智能設備上下載并安裝成員機構的APP。
階段2、注冊、綁卡
(1)付款人打開APP進行注冊。
(2)付款人在APP上綁定銀行卡。
階段3、支付
付款人通過掃描收款二維碼進行支付(即主掃),或生成二維碼(或條碼)被掃碼槍掃描進行支付(即被掃)。
2.4.2 收款方操作
階段1、收款
(1)主掃消費、人到人付款、取現:
收款方向銀聯申請并展示二維碼,供付款方掃碼。
接收收款通知或查詢收款狀態。
(2)被掃消費:
收款方通過掃碼槍掃描付款二維碼(或條碼)。
發起收款請求。
階段2、交易狀態查詢或沖正
(1)主掃消費、人到人付款、二維碼取現:
如收款方未確定交易結果,可通過收款查詢交易查詢 交易狀態。
(2)被掃消費:
如收款方超時未收到交易結果,可發起沖正。
階段3、撤銷和退貨
主掃消費和被掃消費可進行交易撤銷和退貨,人到人付款不可進行交易撤銷和退貨。
2.5 用戶身份驗證
應用方應與持卡人約定并設置用戶身份驗證方式及免密(特指免除用戶身份驗證,下同)支付限額。用戶身份驗證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數字密碼、手勢密碼、指紋及人臉識別等。
在每筆二維碼交易中,應用方應依據與持卡人約定的用戶身份驗證方式開展交易驗證或開展免密支付。
2.6 免密支付
對于被掃消費,為提升受理效率和用戶支付體驗,同時避免因付款APP網絡通訊緩慢而導致交易超時等問題,因此,建議APP 應用方設置免密限額。
如果交易金額不超過免密限額,則不需要付款人在APP操作,即可直接付款;如果交易金額超過免密限額,則需要在驗證付款人認證方式后,才可進行付款。
2.7 付款模式
銀聯與付款行之間存在2種持卡人賬戶扣款的模式,即“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付款行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模式,銀聯通過參數配置管理。
“移動應用前置模式”: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與付款行 APP后臺系統交互,付款行內部進行賬戶扣款處理,隨后通過 APP 后臺系統向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返回扣款結果。銀聯將根據該結果進行資金清算。
“銀行卡前置模式”: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與付款行 APP 后臺系統交互后,由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代表收款方或應用方發起一筆對應的8583交易,該交易經過銀聯核心轉接系統路由至發卡銀行銀行卡前置,隨后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將該筆8583交易的結果通知APP后臺系統。銀聯將該8583交易納入資金清算。
上期我們講述了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產品的定義、定位、愿景、目標、范圍實現載體、付款模式等內容,本期繼續科普銀聯掃碼付中的銀聯發碼交易處理。
3 銀聯發碼交易處理
下面說明銀聯生成二維碼(或條碼)的交易處理流程。
3.1 主掃消費交易處理
根據應用方選擇的付款模式,交易模式分為“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
3.1.1 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4,商戶系統通過收單系統向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上送訂單信息,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生成二維碼,并通過收單系統向商戶返回二維碼。商戶終端展示二維碼。
(2)步驟編號 2,付款人通過 APP 掃描商戶系統上的二維碼。
(3)步驟編號 3.1-3.4,付款人 APP 通過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查詢訂單信息,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通過移動應用前置返回訂單信息給 APP,訂單信息包括商戶名稱和訂單金額等。
(4)步驟編號 4.1-4.2,付款人確認付款,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核心賬務系統發起行內扣款。(也可以通過電子賬戶或優惠券支付,具體流程由付款行自行設計)
(5)步驟編號 4.3,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6)步驟編號 4.4,銀聯進行付款請求處理。
(7)步驟編號 4.5-4.6,銀聯向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返回付款結果應答,如交易結果為失敗,則需要付款行向付款賬戶進行資金回退處理。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 APP 返回付款結果應答。
(8)步驟編號 5.1-5.2,銀聯通過收單系統通知商戶系統交易處理結果。
3.1.2 銀行卡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4、步驟編號 2、步驟編號 3.1-3.4,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2)步驟編號 4.1,付款人確認付款。
(3)步驟編號 4.2,應用方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4)步驟編號 4.3-4.6,銀聯通過 CUPS 向發卡方銀行卡前置發送消費請求,發卡方銀行卡前置處理完成后,返回消費應答給銀聯。
(5)步驟編號 4.7-4.8、步驟編號 5.1-5.2,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步驟編號 4.5-4.6、步驟編號 5.1-5.2。
3.2 被掃消費交易處理
根據應用方選擇的付款模式,交易模式分為“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
3.2.1 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4,付款人 APP 通過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卡號、賬戶類型等付款賬戶信息。銀聯生成付款碼,并通過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付款人 APP 返回付款碼,付款人 APP 以二維碼和條碼形式展示付款碼。
(2)步驟編號 2,商戶收銀員通過掃碼槍掃描付款人 APP上的二維碼(或條碼)。
(3)步驟編號 3.1-3.2,商戶通過收單系統向銀聯發送消費請求。
(4)步驟編號 3.3,銀聯轉發消費請求給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
(5)步驟編號 3.4-3.5,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發送消費請求給 APP,付款人通過 APP 確認付款。
(6)步驟編號 3.6,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核心賬務系統發起行內扣款。(也可以通過電子賬戶或優惠券支付,具體流程由付款行自行設計)
(7)步驟編號 3.7,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消費結果通知。
(8)步驟編號 3.8,銀聯進行內部處理。
(9)步驟編號 3.9-3.10,銀聯向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返回付款結果應答,如交易結果為失敗,則需要付款行向付款賬戶進行資金回退處理。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 APP 返回付款結果應答。
(10)步驟編號 4.1-4.2,銀聯通過收單系統通知商戶消費結果。
3.2.2 銀行卡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4、步驟編號 2、步驟編號 3.1-3.2,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2)步驟編號 3.3-3.6,根據具體情況,銀聯可能向應用方移動應用前置發起附加處理請求。應用方移動應用前置返回處理結果。執行步驟編號 3.3-3.6 的前提條件如下:
如果移動應用前置在步驟編號 1.2 上送付款信息時指定了某附加條件,且在后續消費時觸發了該條件時,銀聯將執行特定的附加操作。例如指定了免密限額,同時交易金額超過了該限額,銀聯會通過步驟編號 3.3 向應用方移動應用前置發送附加處理請求。
(3)步驟編號 3.7-3.10,銀聯通過 CUPS 向發卡方銀行卡前置發送消費請求,發卡方銀行卡前置處理完成后,返回消費應答給銀聯。
(4)步驟編號 3.11-3.12,銀聯通過收單系統通知商戶消費結果。
(5)步驟編號 4.1-4.2,銀聯向移動應用前置發送交易結
果通知,移動應用前置向 APP 發送交易結果通知。
3.3 人到人付款交易處理
根據應用方選擇的付款模式,交易模式分為“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
3.3.1 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4,收款人 APP 通過收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上送訂單信息,包括收款人姓名、賬號和證件號碼后 6 位,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生成二維碼,并通過收款方移動應用前置向收款人 APP 返回二維碼。
(2)步驟編號 2,付款人通過 APP 掃描收款人 APP 上的二維碼。
(3)步驟編號 3.1-3.4,付款人 APP 通過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查詢訂單信息,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返回訂單信息,包括收款人姓名和賬號等。
(4)步驟編號 4.1-4.2,付款人確認付款,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核心賬務系統發起行內扣款。
(5)步驟編號 4.3,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6)步驟編號 4.4-4.7,銀聯向收款行銀行卡前置發起貸記交易。
(7)步驟編號 4.8-4.9,銀聯向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返回付款結果應答,如交易結果為失敗,則需要付款行向付款賬戶進行資金回退處理。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付款人 APP 返回付款結果應答。
(8)步驟編號 5.1-5.2,銀聯通過收款方移動應用前置通知收款人 APP 交易處理結果。
3.3.2 銀行卡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4、步驟編號 2、步驟編號 3.1-3.4,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2)步驟編號 4.1,付款人確認付款。
(3)步驟編號 4.2,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4)步驟編號 4.3-4.6,銀聯通過 CUPS 向付款行銀行卡前置發送扣款請求,付款行銀行卡前置處理完成后,返回扣款應答給銀聯。
(5)步驟編號 4.7-4.12、步驟編號 5.1-5.2,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步驟編號 4.4-4.9、步驟編號 5.1-5.2。
前期我們科普了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產品的概述和概要以及銀聯發碼交易處理,本期繼續科普銀聯掃碼付中的成員機構發碼交易處理。
下面說明成員機構生成二維碼(或條碼)的交易處理流程。
4.1主掃消費交易處理
根據應用方選擇的付款模式,交易模式分為“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
4.1.1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1.1-1.2,商戶系統向收單系統上送申請二維碼請求,收單系統按銀聯標準生成二維碼,并返回給商戶,商戶系統展示二維碼。
(2)步驟編號2,付款人通過APP掃描商戶終端上的二維碼。
(3)步驟編號3.1-3.6,付款人APP通過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銀聯向收單系統查詢訂單信息,收單系統返回訂單信息,包括商戶名稱和訂單金額等。
(4)步驟編號4.1-4.2,付款人確認付款,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核心賬務系統發起行內扣款。(也可以通過電子賬戶或優惠券支付,具體流程由付款行自行設計)
(5)步驟編號4.3,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系統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6)步驟編號4.4,銀聯進行付款請求處理。
(7)步驟編號4.5-4.6,銀聯向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返回付款結果應答,如交易結果為失敗,則需要付款行向付款賬戶進行資金回退處理。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付款人APP返回付款結果應答。
(8)步驟編號5.1-5.2,銀聯通過收單系統通知商戶交易處理結果。
4.1.2銀行卡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2、步驟編號 2、步驟編號 3.1-3.6,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2)步驟編號4.1,付款人確認付款。
(3)步驟編號4.2,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4)步驟編號4.3-4.6,銀聯通過CUPS向付款行銀行卡前置發送消費請求,付款行銀行卡前置處理完成后,返回消費應答給銀聯。
(5)步驟編號4.7-4.8、步驟編號5.1-5.2,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步驟編號4.5-4.6、步驟編號5.1-5.2。
4.2被掃消費交易處理
根據應用方選擇的付款模式,交易模式分為“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
4.2.1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1.1-1.2,付款人APP向移動應用前置上送付款碼申請請求,移動應用前置按銀聯標準生成付款碼并向付款人APP返回付款碼。付款人APP以二維碼和條碼形式展示付款碼。
(2)步驟編號2,商戶收銀員通過掃碼槍掃描付款人APP上的二維碼(或條碼)。
(3)步驟編號3.1-3.2,商戶通過收單系統向銀聯發送消費請求。
(4)步驟編號3.3,銀聯發送消費請求給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
(5)步驟編號3.4-3.5,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發送消費請求給APP,付款人通過APP確認付款。
(6)步驟編號3.6,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核心賬務系統發起行內扣款。(也可以通過電子賬戶或優惠券支付,具體流程由付款行自行設計)
(7)步驟編號3.7,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消費結果通知。
(8)步驟編號3.8,銀聯進行內部處理。
(9)步驟編號3.9-3.10,銀聯向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返回付款結果應答,如交易結果為失敗,則需要付款行向付款賬戶進行資金回退處理。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付款人APP返回付款結果應答。
(10)步驟編號3.11-3.12,銀聯通過收單系統通知商戶消費結果。
4.2.2銀行卡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2、步驟編號 2、步驟編號 3.1-3.4,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2)步驟編號3.5,付款人確認付款。
(3)步驟編號3.6,應用方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4)步驟編號3.7-3.10,銀聯通過CUPS向發卡方銀行卡前置發送消費請求,發卡方銀行卡前置處理完成后,返回消費應答給銀聯。
(5)步驟編號3.11-3.12,銀聯向移動應用前置發送交易結果通知,移動應用前置向APP發送交易結果通知。
(6)步驟編號4.1-4.2,銀聯通過收單系統通知商戶消費結果。
4.3人到人付款交易處理
根據應用方選擇的付款模式,交易模式分為“移動應用前置模式”和“銀行卡前置模式”。
4.3.1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1.1-1.2,收款人APP向收款行移動應用前置上送申請二維碼請求交易信息,包括收款人姓名、賬號和證件號碼后6位,移動應用前置按銀聯標準生成二維碼,并通過收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收款人APP返回二維碼。
(2)步驟編號2,付款人通過APP掃描收款人APP上的二維碼。
(3)步驟編號3.1-3.6,付款人APP通過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經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向收款行移動應用前置查詢訂單信息,銀聯二維碼處理系統返回訂單信息,包括收款人姓名和賬號
等信息。
(4)步驟編號4.1-4.2,付款人確認付款,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付款行核心賬務系統發起行內扣款。
(5)步驟編號4.3,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6)步驟編號4.4-4.7,銀聯向收款行銀行卡前置發起貸記交易。
(7)步驟編號4.8-4.9,銀聯向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返回付款結果應答,如交易結果為失敗,則需要付款行向付款賬戶進行資金回退處理。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付款人APP返回付款結果應答。
(8)步驟編號5.1-5.2,銀聯通過收款行移動應用前置通知收款人APP交易處理結果。
4.3.2銀行卡前置模式
交易流程如下:
(1)步驟編號 1.1-1.2、步驟編號 2、步驟編號 3.1-3.6,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
(2)步驟編號4.1,付款人確認付款。
(3)步驟編號4.2,付款行移動應用前置向銀聯發送付款請求。
(5)步驟編號4.3-4.6,銀聯通過CUPS向付款行銀行卡前置發送扣款請求,付款行銀行卡前置處理完成后,返回扣款應答給銀聯。
(6)步驟編號4.7-4.12、步驟編號5.1-5.2,交易流程同“移動應用前置模式”步驟編號4.4-4.9、步驟編號5.1-5.2。